举人考试分为三个层级,考试地点根据层级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乡试(秋闱)
考试地点 由各省学政主持,考试地点通常设在各省的省城(如北京、南京等),具体由皇帝临时指定。
考试时间
每年秋季八月举行,故称“秋闱”。
考试内容与录取
通过者称为“举人”,录取名额通常为10-20人,竞争极为激烈。
二、会试(春闱)
考试地点
由礼部主持,考试地点固定为北京顺天府贡院(今北京),故称“春闱”。
考试时间
每年春季二月举行,持续九天(分三场,每场三天)。
考试内容与录取
通过者称为“贡士”,录取名额约300名,按成绩排名取前300名。
三、殿试
考试地点
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地点在京城(北京),具体场所不固定。
考试时间
通常在会试后第二年春季举行。
考试内容与录取
通过者称为“进士”,一甲(前三名)可授予进士及第、榜眼、探花等称号。
补充说明
考试内容: 乡试主要考四书五经,采用八股文形式;会试增加策论,考察治国理政能力。 特殊情况
以上信息综合了明代及清代科举制度,明清两代基本沿用这一体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