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论语》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奉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公生明,偏生暗。
君子以俭德辟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墨子》
君子以说的多.做得少为耻。
《荀子》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独知也;海水之广大,非独仰一川之流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老子》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些名言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强调了君主在修身方面的重要性。建议君主在治理国家时,应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以达到更高的治理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