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调整方法
长度调整
- 通过软件(如ET CAD)直接修改线段长度,或手工用剪刀剪裁后重新拼接。
- 注意保持纸样边缘的流畅性,避免突然的转折。
腰际线定位
- 以腰部自然腰际线为基准,调整纸样长度,确保衣长符合款式要求。
缝份处理
- 缩放时需包含1.5厘米缝份,下摆折边需单独标注增加宽度。
二、局部结构调整
肩部接缝优化
- 测量肩宽(颈根至肩关节)与纸样肩部接缝长度,调整以贴合实际肩型(如前突肩、方肩等)。
- 可通过叠加垫肩或重新定位接缝线实现。
臀部与大腿调整(针对凸臀/平臀体)
- 凸臀体:后臀围放大(如增加0.26H),后缝斜度调整为15:4以上,后档宽放宽至0.12H以上。
- 平臀体:后臀围收小,后缝斜度减小至15:3.5以下,后翘角度降低。
腰部与裙摆调整
- 腰部中心轴倾斜时,通过后缝斜度增加(如15:3.5)和后档宽调整(+0.26H)实现。
- 裙摆下坠时,后缝弧线缩短,后翘角度降低。
三、细节修正技巧
线条校正
- 用直尺或曲尺连接断线端,保持原有弧度;直线需保持平直。
- 若出现错位,可用长尺连线修复。
立体感增强
- 通过肩部接缝的微调(如前突肩加垫肩)改善整体垂坠感。
- 裤腿处可增加后省量(如0.1H)增强立体效果。
四、注意事项
连锁反应调整
- 修改一处需同步调整相邻接缝(如领口改口需调整袖边)。
- 肩部调整可能需同时改变袖笼和下摆尺寸。
工具与规范
- 使用激光切割机或高精度剪刀,确保边缘精准。
- 拼缝时采用倒车缝或包缝工艺,避免线头外露。
反复验证
- 调整后需穿在人体模特上检查合身度,必要时反复修正。
- 大头针固定纸样时,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变形。
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调整服装纸样变形,提升制版精度和服装贴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