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心静,言多必失。喋喋不休不如观心自省,埋怨他人不如即听即忘。能干扰你的,往往是自己的太在意,能伤害你的,往往是自己的想不开。你若平和,无人可恨,你若不究,无人能扰。
安守一颗平常心,人生才能笑看风云。背不动的,要放下;伤不起的,要看淡;想不通的,可以不想;恨不过的,要抚平。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何必用这一颗不平的心看待人和事,作践了自己,辜负了岁月。
一念心清静,处处莲花开。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春来草自青,秋至叶飘零。
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静若止水,心似平镜,世间万象皆静好。
内心平静的人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光芒。
心如止水,风起云涌皆不惊。
不必要苦苦思索过去的失落,也不必要浪费心神去研究未来的精彩,今日的支出就是今日的生活,自我买自我的单,没有人替你刷卡。
静心思考,通向心灵的路。
静能观其动,动能观其静。
离开了浮躁的外在,内在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宁。
静静地听,静静地想,静静地感受。
禅门有语:不忘人恩,不计人怨,不思人非,不念人过。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头无闲事,便是自在人。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心中无尘,心自安。烦恼由心生。同一桩事,想得少则无忧,想得多则是自寻烦恼。同一个问题,看到光明的一面则喜,看到灰暗的一面则忧。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是该委屈成全,还是奋起反搏?佛曰:放下。
慧人以渐,安徐精进,洗去心垢,如工炼金。
弘法从不平静,平静只在心里寻找;临终佛圣来接引,一切争论一时平静。
因此,只有把握现在,享受现在的生活,才能亲身感受到幸福的喜悦。
是佛子,宜发大勇敢,在诸佛净戒,保持如明珠。梵网经卷。
感恩不仅仅是感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良的人性美。
当制五阴,伏意如水,清净和悦,为甘露味。
心如止水,方能映照万物。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31.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32. 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间好时节。
33. 心有千千结,唯有静心解。
34. 静坐一须臾,胜造七级浮屠。
35. 禅心一念间,烦恼自消除。
36.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37. 静心方能观自在,放下才能得解脱。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