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骆驼祥子》第十二章中,作者老舍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句,深刻地描绘了祥子在极端困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周围环境。以下是对这些比喻句的赏析:
“猛的一股风顶得他... 骆驼祥子第十二章比喻句加赏析?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赏析:
这段描写通过“白光”、“刺目的颜色”、“难听的声响”、“腥臭的气味”等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祥子所处环境的恶劣和恐怖。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读者的感官体验,也象征着祥子内心的恐惧和绝望。
“他们远去了。看着远处的风景,祥子站着。那样大,它是那样红,而他在上面走着,好像是世界上最后一天,他觉得太阳好像刚升起来。”
赏析: 这里将太阳的巨大和红色与祥子的孤独和无助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祥子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生命的短暂感。太阳的美丽和生机盎然与祥子的绝望心境形成强烈反差,突显了小说的主题。“只有他一人、心里也不知道想些什么,感觉好像千百丈高的山上,看着天,他站着。”
赏析: 通过“千百丈高的山”和“看着天”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祥子的孤独和迷茫。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底的深渊,四周是遥不可及的高山,这种比喻突出了祥子内心的无助和恐惧。“什么也没有,他没有路、没有地标。那是他的指南针,他能寄托的,只是那些从老马匹上掉下来的一颗一颗硬硬的树叶。”
赏析: 这里将祥子比作在茫茫荒漠中迷失方向的旅人,依靠着掉落的树叶来辨别方向。这个比喻不仅表现了祥子的艰难处境,也象征着他内心的挣扎和无奈。“好像他已经忍受不了荒漠里这种天气了、祥子感觉好像自己要变成了石头。”
赏析: 通过“变成石头”的比喻,夸张地表达了祥子对荒漠残酷天气的忍受和疲惫。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感,也突显了祥子内心的坚韧和无奈。“那种饥渴的感觉好像要扯掉他的舌头,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
赏析:
通过“扯掉舌头”的夸张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祥子在荒漠中饥渴难耐的痛苦。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读者的感官体验,也表现了祥子对生存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些比喻句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刻地描绘了祥子在极端困境中的心理状态和周围环境,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感和感染力。通过这些比喻,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祥子的孤独、绝望和无奈,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