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易》中关于改过的名言,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核心名言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自《论语》,强调错误能及时改正的重要性,是儒家思想中关于自我完善的经典表述。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中的原句,倡导向善学习、知错即改的处世哲学,体现“天人合一”的道德观。
二、延伸解读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苏轼《左转》中的表述,强调改正错误无所畏惧,接纳善意建议的胸怀。
"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所言,体现知耻而后勇的精神,与"闻过则喜"并称修心格言。
三、相关哲理
《周易》通过"爻辞"和"象传"进一步阐释改过之道:
"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人皆有失,关键在于能否及时修正。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周易·系辞下》)
君子具备敏锐洞察力,能于细微处把握机遇,及时行动。
这些名言共同构成《周易》中"修己安人"的道德体系,强调在动态变化中保持自我觉醒与道德自律。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