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登泰山记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情?

59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创作的一篇以泰山为题材的散文,主要记录了作者与友人冒雪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神秘。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情感的总结:

一、主要内容

登山背景与缘由

文章开篇介绍泰山地理位置及日观峰、碧霞元君祠等历史古迹,为读者勾勒泰山整体轮廓。作者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南归途中登山,与友人朱子颖共同经历风雪,最终在除夕夜登顶。

登山过程与景致描写

- 自然景观:

通过“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等句,生动描绘泰山雪后初晴的壮丽景色,展现冬季泰山的冷峻与神秘。 - 日出场景:详细描写日出前后的变化,从云色变幻到旭日升腾,再到东海红光与群峰交相辉映,层次分明,如“云中白若樗蒲”“群峰的绛皓驳色”等。

文化底蕴与历史考据

文章提及岱祠、碧霞元君祠等古迹,增添泰山的文化厚重感。姚鼐还通过实地考察,纠正了史料中关于泰山的记载错误,体现其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作者情感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文中“泰山安得不壮哉?登其顶而小天下”的感慨,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崇敬与热爱。泰山作为文化象征,承载了民族精神与哲学思考。

人生境遇的投射

作者在辞官南归的背景下登山,将个人命运与自然景观交融。如“负雪登山”既写实又隐喻困境中的坚持,“观日出”则象征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

艺术追求与哲学思考

文章语言简洁凝练,句式整饬,体现了桐城派“文以载道”的理念。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姚鼐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日观峰者,泰山之极也。夫山之小者,不可以语极天”蕴含辩证思想。

综上,《登泰山记》不仅是对泰山壮丽景色的记录,更是作者情感与哲学思考的载体,展现了自然美学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