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动用法是指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这种谓语与宾语的关系是:主语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谓语自身所代表的性状,或者把宾语当作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评价。意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主要包括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体现的是主语主观上对宾语性质或状态的认定。例如,在句子“渔人甚异之”中,“异”这个形容词表达了渔人主观上认为所见之事奇异。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则是把宾语当作该名词所指的事物。例如,在句子“侣鱼虾而友麋鹿”中,作者将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视为朋友,这表现了作者超脱的心境。
动词的意动用法
动词的意动用法虽然不常见,但也存在,通常涉及主语主观上对宾语动作或状态的感知或评价。
意动用法的特点
主观性:
意动用法强调的是主语的主观感受或评价,而不是客观事实。
谓语动词:
意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通常由形容词和名词担当。
宾语:
意动用法中的宾语通常是一个代词、名词或名词短语,表示主语所认为或看待的事物。
翻译公式:
在文言文中,意动用法常用的翻译公式是“以……是……”或“认为(觉得)十宾语十意动词”,也可以翻译成“把(对)十宾语十当作(感到)十意动词”。
意动用法在古汉语中非常常见,通过这种用法,作者能够更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使句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