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在外部环境方面面临的廉政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业务部门受外界环境影响
可能发生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人情征收、编制人情预算、拨人情款等行为。
在公务活动中接受馈赠或宴请,可能产生违反法纪规定的不廉洁行为。
对财务收支等重大资金使用没有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风险。
结对资金的调控不合理,资金的拨付审批不严,可能导致财政资金的误用或挪用。
统计数据失真
业务部门可能受外界压力影响,为迎合某部门或领导篡改、编制统计数据,导致数据失真。
在外界压力下,被动接受压力篡改、伪造统计数据而导致数据失真。
制度机制风险
制度本身存在漏洞或缺乏可操作性。
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制度过时未及时修订。
制度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不能形成制度合力。
岗位职责风险
单位或部门不能正确履行职能、不作为或集体违规违纪。
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
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牟取私利。
违反民主集中制,不执行局队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
工作失职、渎职,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
外部压力与诱惑
在公务活动中接受馈赠或宴请,可能产生违反法纪规定的不廉洁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人情征收、编制人情预算、拨人情款等行为。
建议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外部环境方面的廉政风险,领导干部应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同时,应完善制度机制,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相互制约性,加强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此外,还应加强对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的管理,防止不廉洁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