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卷十:
“一切大众所问品”中提到:“心即是佛。”
《心地观经》卷七:
“功德庄严品”中提到:“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大般涅槃经》卷十:
“问心无愧,何必念经礼拜。”
《心地观经》卷七: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大般涅槃经》卷十:
“元无我人,为谁贪瞋?”
《大般涅槃经》卷十:
“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萨皆应修学。”
《大般涅槃经》卷十:
“佛家讲心即是佛,自己的心就是佛,成佛是自己的心,向内去求,而不是讲去求他人的心,不是向外去求,即是外道知见。”
《大般涅槃经》卷十:
“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递相诳惑,不能了本心,被它无情物摄,无自由。”
《大般涅槃经》卷十: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大般涅槃经》卷十:
“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
《大般涅槃经》卷十: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大般涅槃经》卷十: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大般涅槃经》卷十:
“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
《大般涅槃经》卷十:
“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大般涅槃经》卷十:
“若不信,自诳无益。”
《大般涅槃经》卷十:
“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
《大般涅槃经》卷十:
“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
《大般涅槃经》卷十:
“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
《大般涅槃经》卷十:
“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
《大般涅槃经》卷十:
“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
这些语录都强调了心与佛的统一性,内心的觉悟便是佛性的体现,心外无佛,佛外无心。通过内心的探寻和觉悟,可以达到成佛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