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短歌行》一诗, 题眼在于“忧”字,全诗贯穿着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以及贤才难得的深深忧虑,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建功立业、招纳贤才的强烈渴望和积极态度。
在诗的开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以朝露喻人生,突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哀叹。这种对生命脆弱的感悟,反映了他对人才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随后,诗人通过“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表述,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忧思之情,并以酒解忧,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的“杜康”不仅是酒,更是诗人寻求解脱和慰藉的象征。
在诗的后半部分,曹操通过描绘对贤才的渴求和思念,以及得到贤才后的喜悦心情,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重视和对统一大业的期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以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等句,都体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深深思慕和渴望。
最后,“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以及“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虑和对得到贤才后的喜悦。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则更是以山海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接纳人才、天下归心的强烈渴望。
总的来说,曹操在《短歌行》一诗中,通过对人生短暂、时光流逝以及贤才难得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建功立业、招纳贤才的强烈渴望和积极态度,展现了自己复杂而深沉的心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