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地扶贫
“我是涌泉村的人,在我心里,涌泉村就是我的根,但是现在这根扎得再深,也都吸不上水了。乡亲们,我们搬出去,不是为了断根,我们是要把根移到更肥沃的地方,是为了搭上易地扶贫这一班车,是为了得到教育的机会、医疗的机会、得到就业的机会。”
关于村民的幸福
“那天,我要送老太爷去医院,我坐在这拖拉机上,我这心里特别难受,我想起我爷了,还有我太爷,当年是一家人轮换着抬,翻山越岭地往县医院送,这送到了人也不行了。因为我们离医院太远了,离学校太远了,我们离外面太远了。我们要不走不出去,要不就回不来。乡亲们,现在闽宁镇有学校、有医院,有田地、有工地,又漂亮又实用,虽然现在还不是咱的家,但是住的时间长了那就是家,也能生根,人嘛,毕竟不是树,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手里,一头就在我们后人手里。我们后人到哪儿了,哪儿也就能再扎根。”
关于信仰和抉择
“从马德福开始。马得福,年轻干部,吊庄移民最坚定的支持者。从他身上,可以学到了【大义】,他可以为了村民的利益,不顾自己的利益,只要是为村民好的事情,他都可以不顾一切。在村民种蘑菇卖不出去时,他可以不顾可能断送官场命运的风险,在现场会上违背上级意愿,讲出真实情况,虽然结果很完美,但是他在做出抉择时的那份考量,值得每个人学习,村民们生死利益与自己升职加薪的个人利益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在村民的利益面前,马德福并不迷恋村书记的职位,赌输了,大不了就去做买卖,一样能活,但是不赌,一定会后悔。像这样以破釜沉舟之势去做事情,不成也难。马得福像每一个普通人一样,并不总是勇敢的,他只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的信仰就是让跟随他来到戈壁滩吊庄的村民们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在每一次的抉择中,这个信仰就是他的一杆秤,所有的东西都必须和它成称一称。信仰总能在艰难抉择时,指引我们通往想去的地方。”
这些语录展现了马德福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对村民福祉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在面对抉择时的坚定信仰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