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是其核心特征,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体现:
一、准确性体现
限定时间 使用“目前”“刚刚”“迄今”等词语明确时间范围,避免模糊性。例如:“这种材料在2020年首次被研发出来”比“这种材料被研发出来了”更准确。
限定范围
通过“部分”“主要”“全部”等词界定说明对象的范围。例如:“该物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比“该物种分布于亚洲”更具科学性。
限定程度
运用“比较”“几乎”“相当”等词控制表述强度。例如:“这种算法的准确率高达95%”比“准确率100%”更符合实际情况。
表推测的词语
使用“大约”“可能”“左右”等词说明结论的不确定性。例如:“这种新药物可能对癌症有辅助治疗作用”比“一定能治愈癌症”更严谨。
二、严密性体现
修饰限制词
通过“仅”“有的”“少数”等词避免绝对化表述。例如:“该实验仅对小白鼠有效”比“该药对所有人有效”更科学。
逻辑关联词
运用“因此”“所以”“然而”等词构建清晰逻辑链条。例如:“由于温度升高,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因此需减少光照时间”。
科学术语规范
在介绍自然现象或科学原理时,使用专业术语(如“光合作用”“DNA双螺旋”)确保准确性。
三、答题技巧
删减测试: 尝试删除关键词(如“大约”“仅”),判断是否影响句意准确性。 替换验证
语境分析: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如“主要”可能隐含对比关系。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保证说明文的准确性,又能体现其严密的逻辑结构,从而提升文章的科学性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