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考点归纳:
文学常识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字
环滁(chú)、林壑(hè)、琅琊(láng yá)、饮少辄醉(zhé)、岩穴瞑(míng)、伛偻(yǔ lǚ)、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胜(yì)、颓然(tuí)、阴翳(yì)。
重点解词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觥筹光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重点语句翻译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理解性默写
写“醉翁”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如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日暮醉归等。
虚词运用
本文中“也”字煞句自然相连,描绘的画面层层展开,作者那种怡然自得的情绪与这舒缓的语气互为表里。
“而”字用在句中,调节节奏,读时有轻有重,与“也”字配合使用,让读者吟诵之余感受到心旷神怡之乐。
构思巧妙
先交待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与命名由来,再观赏醉翁亭朝暮、四时之景的无穷乐趣,最后描述太守与滁人、众宾游山同乐的情景和乐趣,最终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这些考点涵盖了《醉翁亭记》的文学常识、生字、重点解词、重点语句翻译、理解性默写、虚词运用和构思巧妙等方面,是学习和掌握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