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语》中的道德名句
"仁者爱人,不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提出仁的核心是推己及人,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心境,彰显仁德者心胸开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强调诚实求知的态度,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君子不器"
倡导君子应具备的包容性与多元能力,而非局限于单一功能。
二、《大学》中的道德名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确大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彰显人性本善、亲近民众、追求完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提出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内在逻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通过"止、定、静、安"的递进关系,阐述修身养性的方法。
三、《中庸》中的道德名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阐述人性与天道的关系,强调通过修养实现道德完善。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倡导先修己身再推及他人,体现"仁己"思想。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提出处理问题的道德准则,主张抑制恶行、弘扬善举。
四、《孟子》中的道德名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表达孟子对道德坚守的极端重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阐述民本思想,强调民众在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从道德层面解释政治现象,体现"仁政"理念。
以上名句均围绕"仁、义、礼、智、信"等儒家道德核心展开,既包含个人修养的准则,也涉及社会治理的哲学思考。建议结合具体语境深入学习,以体会其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