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而鸣》是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经典作品,以下是关于该书及其作者的综合介绍:
一、作者背景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记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54年)。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代表作包括《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属于“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
二、作品内容
创作背景:1940年创作,以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参与反法西斯战争为主线,展现战争中的人性挣扎。
核心情节:乔丹志愿加入西班牙政府军,执行炸桥任务,期间与游击队员建立联系并结识被战火创伤的小姑娘玛丽亚。小说聚焦其如何在战争与爱情中完成使命,最终为西班牙献身。
结构特点:虽以三天时间为限,但情节紧凑,通过炸桥任务串联起战争、爱情与牺牲,被誉为海明威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
三、作品主题
人道主义精神:通过乔丹的牺牲,歌颂西班牙人民的抗争意志,展现战争中的人性光辉。
存在主义隐喻:以“丧钟为谁而鸣”为题,隐喻人类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四、历史地位
“二战回忆录”:部分情节基于海明威在西班牙的亲历,兼具文学性与历史价值。
文学影响:与《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并称海明威“四大经典”,对20世纪文学影响深远。
五、其他信息
出版信息:201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丧钟为谁而鸣》的中文译本,定价68元。
评价:豆瓣读书显示,该书被选入《海明威诞辰120周年图文珍藏版文集》,被誉为“西班牙独立战争的史诗绝唱”。
以上内容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涵盖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作品情节及文学价值,供全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