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理名言类
1.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论语》
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论语》
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广贤文》
二、自然景观类
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2. 水落石出见真章,云开雾散见青天。——常被用于形容疑团消除的情境
3.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庄《滁州西涧》
三、人生哲理类
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论语》
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
四、行为准则类
1. 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仁。——《中庸》
2.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论语》
五、文学修辞类
1.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 月有阴晴圆缺时,人有悲欢离合事。——苏轼《水调歌头》
这些对偶句式在文言文考试中常以填空、选择等形式出现,同时其修辞特点也常被用于现代汉语写作。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并注意对偶句的平仄和字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