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一年级孩子做看图列式题需要结合直观教学和趣味训练,以下是具体方法:
一、基础能力培养
观察与信息提取
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形,用语言描述看到的内容,例如“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形状有哪些特点?”通过提问帮助孩子聚焦关键信息(如数量、位置关系等)。
理解数量关系
教导孩子区分“合起来”(加法)和“去掉”(减法)的情境,例如“一共有多少苹果?”用加法,“飞走了几个?”用减法。通过具体场景(如分水果、动物数量变化)强化概念。
二、解题步骤训练
分步骤读题
先让孩子独立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如“荷叶上有7只青蛙”)和问题(如“跳走4只,还剩几只”)。家长可示范用三句话概括信息:“还剩”“原来有……走了……还剩”。
列出数学表达式
引导孩子将图形信息转化为数学符号,例如3个圆形+2个三角形=5个圆形。通过实物(如积木、小棒)模拟操作,帮助孩子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检查与归纳
让孩子自己检查算式是否正确,并总结题型规律。例如,求剩余数量用减法,求总数用加法,问号处为答案。
三、趣味教学策略
游戏化练习
通过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图形拼图)巩固知识,增加学习兴趣。例如,用卡片游戏让孩子练习“找不同”的加减法组合。
生活场景应用
结合日常生活场景教学,如购物时让孩子计算商品总价,公交车上下车时统计人数变化等,提升知识的实用性。
分类型专项训练
先从简单图形(如圆形、方形)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场景(如组合图形、动态变化图)。通过专项练习(如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建立逻辑思维能力。
四、思维能力拓展
归纳总结规律
收集同类题目,引导孩子发现规律(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还剩多少”用减法)。
错误分析与改进
记录孩子常见错误(如忽略条件、符号使用错误),针对性进行讲解和强化训练。
通过以上方法,结合直观教学与趣味练习,孩子能逐步掌握看图列式题的解题技巧。关键是要保持耐心,鼓励多练习,并通过正向反馈增强学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