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
原诗:“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歌词化用:“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之旁。”
《寂寞沙洲冷》
原诗:“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惟见幽人独来往,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歌词化用:“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只见幽人独来往,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如果当时》
原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歌词化用:“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
《庐州月》
原诗:“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歌词化用:“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半城烟沙》
原诗:“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歌词化用:“窗间月夕夕成玦。”
《扬州慢》
原诗:“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歌词化用:“夜深风静欲归时,黄浦江边月半规。”
北朝民歌《企喻歌》
原诗:“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歌词化用:“高高山头树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这些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改动原诗的一个或几个字,借用原诗的几个字,或化用原诗的情感和境界,将古诗词巧妙地融入现代歌词中,既保留了原诗的优美意境,又赋予了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