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荷花的诗人及作品,可综合以下信息:
一、古代诗人及代表作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三苏均以诗词赞荷,苏轼的《赠刘景文》中有名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称苏氏文章“三苏”,其本人亦作《荷花》诗。
李白
李白以豪放笔触描绘荷花,如《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以及《别储邕之剡中》:“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王昌龄
王昌龄的《采莲曲》以采莲女与荷花交融的意象著称:“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杨万里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咏荷名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及《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孟浩然
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中写道:“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以清新笔触表现夏意。
其他诗人
包括王维、骆宾王、徐陵、王维、周邦彦、李清照等,均有咏荷作品,如王维《山居即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
二、现代及其他文化背景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被《宋诗三百首》收录,传诵度最高。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哲学视角赞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奠定文人赏荷传统。
石涛的《荷花》以细腻笔触描绘荷塘生态,展现清代工笔绘画风格。
三、总结
荷花作为“花中君子”,历代文人皆有赞颂。从“接天莲叶”到“小荷初露”,从“出淤泥而不染”到“卷舒开合任天真”,不同诗人从形态、品格、意境等多维度赋予荷花独特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