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习俗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习俗和活动:
侬峒节
时间与地点:正月十五,大新县桃城镇。
活动内容:壮族民众身着盛装,载歌载舞,舞龙舞狮巡游祈福,欢度元宵节和当地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侬峒节,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意义:侬峒节不仅是壮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壮族亲朋好友相聚、联络感情的民间习俗,体现了壮族群众的淳朴意愿和质朴民风。
端午节
时间与地点:农历五月初五,吴门桥街道四季晶华社区。
活动内容:组织辖区内朝鲜族、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居民和万佳花苑原村里拆迁的居民朋友们开展“端午‘粽’情 中国节,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一起欢度端午节。
意义:端午节期间,朝鲜族有民俗游戏和代表性美食打糕,而汉族有吃粽子的习俗,虽然地域和民族不同,但使用的食材都是糯米,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元宵节灯谜猜谜
时间与地点:元宵节期间,社区或公园。
活动内容:多彩的灯笼灯谜高高悬挂,各族居民纷纷驻足观看,猜字谜、猜俗语、猜地名等,大家三人一伙,五人一队,欢快地猜谜语。
意义:通过猜灯谜活动,不仅让居民学习到知识,还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与友谊。
苗族跳花山
时间与地点: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贵州南部和中西部以及四川南部、云南东南部。
活动内容: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斗鸟斗牛、打鸡毛毽等比赛。
意义:跳花山活动不仅展示了苗族的传统民俗,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
彝族年长街宴
时间与地点:楚雄市彝人古镇。
活动内容:身着盛装的彝家人载歌载舞跳起左脚舞,欢迎游客,整个古镇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意义:通过长街宴活动,展示了彝族的传统民俗文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这些习俗和活动不仅丰富了各民族的文化生活,还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体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通过这些活动,各民族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共同庆祝传统节日,共同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