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概括是提炼文章核心内容的重要技巧,以下是四种常用方法及具体应用场景:
一、摘录归纳法
通过从文章中摘录现成的概括性句子作为段落大意,适用于以下情况:
结构清晰的文章:
如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概括后具体等段落结构,通常在开头或结尾出现核心句;
过渡句段落:
如《轮椅上的霍金》中承上启下的句子,可总结前后段落大意。
示例:《读书要有选择》第3自然段首句“第一,可以选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即为核心观点。
二、提问归纳法
针对叙事类文章,通过提问分层归纳段落大意,步骤包括:
抓主要事件:
如《螳螂捕蝉》中少年讲故事的情节;
扩展问题:
包括行为目的、结果等,如“少年为什么要讲故事?结果如何?”;
整合答案:
将回答串联成完整段落大意。
示例:通过提问“少年讲故事的动机及结果”归纳出“用故事劝说吴王停止攻打楚国”的核心内容。
三、段意综合法
将文章各段段意综合起来,注意区分重点与次要内容,适用于:
篇幅较长的文章:
需先整体把握结构,再细化各段要点;
要素驱动型文章:
如记叙文需提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
示例:记叙文通过串联“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形成完整叙事逻辑。
四、要素归纳法
根据文章类型提取核心要素,如:
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状物文:特征、结构、性质、用途;
写景文:观景时间、地点、人物、景色。
通过要素串联形成概括。
补充说明
抓关键词句:如中心句、过渡句或总结句;
区分详略:重点关注详写部分;
审题定位:明确归纳方向(如问题导向、要素归纳等)。
以上方法需结合具体文章类型灵活运用,通过反复阅读与提炼,逐步形成准确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