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至圣文则也

59

“至圣文则也闻上至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出自 《论语·雍也》,是孔子关于君子品质的经典论述。这句话的意思是:

质胜文则野:

如果一个人的质朴(实质)多于文采(外在表现),就会显得粗野。

文胜质则史:

如果一个人的文采多于质朴,就会显得浮夸虚假,像史官一样。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在质朴和外在文采都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称为君子。

解释

:指的是人的内在品质、道德修养和真实本性。

:指的是人的外在表现、文化修养和言辞表达。

:在这里指的是粗俗、无礼。

:在这里指的是虚伪、做作,过于注重外表而缺乏内在。

君子的理想形象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都很出色的人。他们既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又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够在言谈举止中展现出优雅和谦逊。这样的君子不仅能够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还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实践意义

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内在的修养,也要注重外在的表现,力求达到内外和谐统一,成为一个既有才华又有德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