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的名句,其中“穿”和“还”的含义如下:
一、字词解释
“穿”的含义
在这句诗中,“穿”指铠甲被磨穿、磨破。通过“黄沙百战”(形容长期征战)的反复战斗,将士们的铠甲因沙尘和战斗磨损而破旧不堪,字面直译为“铠甲被穿破”。
“还”的含义
“还”在此处为“归还”“回归”的意思,特指凯旋而归、返回故乡。整句意为“不攻破楼兰绝不返回”,体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的决心。
二、诗句整体意境
前半句“黄沙百战穿金甲”描绘了边塞将士在黄沙漫漫中历经无数战斗,铠甲磨穿,象征战斗的艰苦与环境的恶劣。
后半句“不破楼兰终不还”通过“不破”与“终不还”的强烈对比,突出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念。
三、历史背景补充
楼兰的象征意义
楼兰在汉代是西域的重要据点,此处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王昌龄通过“不破楼兰”表达了对边疆安定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代边塞诗盛期,反映了当时将士们对国家边防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综上,这句诗通过“穿”与“还”的对比,展现了边塞将士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和归心似箭的复杂情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