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短语的基本结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联合结构:
短语内部组成成分之间具有联合关系,具体包括“AB”以及“A和B”两种模式。
并列短语:
词语之间互不修饰限制,地位平等,例如“坚强而伟大”、“花草树木”。
主谓短语:
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提出主题,谓语进行陈述,例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偏正短语:
前一个词语对后一个词语进行修饰和限制,后一个词语为中心,例如“伟大的祖国”、“可爱的孩子”。
动宾短语:
前面的动词支配或关涉后面的词,例如“整理内务”、“跑得快”。
动补短语:
后面的词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例如“跑得远”、“唱得好”。
连谓短语:
由两个或多个谓语组成,表达连续的动作或状态,例如“边走边看”。
复指短语:
由两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词语不同,但复指同一个事物,例如“北京北京”。
兼语短语:
由一个动词和一个宾语组成,宾语同时兼作动词的宾语,例如“请他进来”。
方位短语:
表示方位或位置的短语,例如“山上”、“教室里面”。
量词短语:
由量词和名词组成,例如“一些苹果”、“这张桌子”。
介词短语:
由介词和名词、代词组成,例如“在教室”、“关于这个问题”。
“的”字短语:
由“的”字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例如“红色的苹果”、“快乐的孩子”。
“所”字短语:
由“所”字连接动词和宾语,例如“所见的风景”、“所想到的事情”。
比况短语:
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例如“像花儿一样美丽”。
固定短语:
由固定的词语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意义,例如“聚精会神”、“举一反三”。
这些结构类型共同构成了汉语短语的丰富多样性,反映了汉语在表达上的灵活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