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间的全程防护措施
高考期间,为了确保考生的健康和安全,以下是一些全程的防护措施:
个人卫生
佩戴口罩:考生必须全程佩戴口罩,特别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考场前摘下口罩,放入指定物品存放处。考场会提供统一备用口罩。
勤洗手:频繁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洁双手,洗手时间应在20秒以上,并确保及时擦干双手。
避免触摸面部: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等易感染部位。
社交距离与聚集
保持社交距离:在往返考点和考场途中,考生应避免在车上饮食和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保持安全距离,最好能戴手套以注意手卫生。
减少聚集:避免不必要的聚集活动,如集体聚餐、庆祝仪式等,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至少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饮食与营养
注意饮食:保持饮食营养均衡,避免过度疲劳,以免身体不适影响发挥。
充足水分摄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
健康监测与应急处置
体温监测:在进入考场前,考生需进行体温测量,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
健康监测:考生和家长应在考前14天开始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状况监测,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学校。
应急处置:学校和考生应提前制定防疫方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如有考生或工作人员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隔离、就医等工作。
心理调适
保持心理稳定:考生需要保持心理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采取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
其他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提前准备好口罩、手套、纸巾以及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用品。
通风换气:学校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考场和休息区,应增加通风次数和时间。
减少外出:考前14天,考生和家长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去中、高风险地区,尽量不离开本省,减少跨市流动,避免去人群流动性大的聚集场所。
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配合防疫检查:考生进入考点必须接受体温测量,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如复测体温正常,可正常参加考试。
通过以上措施,考生和家长可以有效降低疫情风险,确保高考期间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