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资格考试主要分为 实践技能考试和 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践技能考试(多站测试)
第一考站:病案分析(40分) - 考试内容:分析病案资料,进行疾病诊断、证候诊断及病因病机分析。
- 考试时间:50分钟。
第二考站:中医操作与临床答辩(35分)
- 中医操作:在模拟人或医用模块上完成针灸穴位、体格检查等操作。
- 临床答辩:通过口试回答病史采集、舌诊、脉诊等中医临床问题。
第三考站:西医操作与西医临床答辩(25分)
- 西医操作:在模拟人或设备上完成体格检查、实验室操作等。
- 西医临床答辩:回答西医诊断、治疗原则等临床问题。
二、医学综合笔试(客观题)
中医学基础(45分)
- 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内容。
中医临床(45分)
- 涵盖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专业领域。
西医综合(45分)
- 包括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传染病学等西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人文(15分)
- 考核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等法律法规及伦理知识。
三、考试形式与要求
实践技能考试: 采用多站测试方式,需在指定考站完成各项操作与口试。 医学综合笔试
考试性质: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考试,通过率较低,需通过率≥60%方可取得执业资格。
四、备考建议
系统复习教材:
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经典教材为核心,结合最新考试大纲进行系统学习。
强化实践操作:
通过模拟人、医用模块等设备反复练习中医操作,注意规范与细节。
关注政策变化:
2025年考试大纲有所修订,需以最新官方文件为准。
以上内容综合了近年考试大纲及官方要求,建议考生以最新官方文件为准,并结合权威教材进行系统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