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考试的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著名的儿童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代表作《人的教育》,提出游戏价值理论,创设恩物,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1840年命名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蒙台梭利:强调敏感期、关键期等概念,认为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和“五指活动”课程,重视家园合作,被称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大众教育”、“乡村教育”,提出“六大解放”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该纲要简称《指南》,在近两年国考中均有涉及,题型涵盖单选题、简答题、论述题。教育目标中常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这些方面。
游戏的分类
按照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创造性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
按照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偶然的游戏、旁观的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重点关注后三种游戏的年龄阶段和游戏特点)。
幼儿分类的发展
1~4岁不能分类;5~6岁主要依据物体的感知特点和情景联系来分类;6岁后开始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情景性的束缚,能够依照物体功用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分类。
幼儿初级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保教活动
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和机会,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
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与保教活动
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口语的发展: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初步掌握语法。
书面言语掌握的可能性:掌握口语词汇、语音、基本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幼儿图形知觉的发展。
幼儿语言发展的策略
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给幼儿创设想说、敢说、会说的语言环境,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婴幼儿发展的含义、影响因素
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遗传因素、生理成熟)和社会因素(环境和教育、家庭环境、教育)。
幼儿动作与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
从上至下、由近而远、由粗到细、由头至尾、由整体到局部。
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交往、独立性不断发展、易受暗示、模仿性强、坚持性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冲动、自制力差、同时自制力不断发展。
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家庭因素,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婴幼儿发展的特点
顺序性与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个别差异性。
关于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
最近发展区、关键期、敏感期、转折期或危机期。
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行为主义学说(华生、斯金纳、班杜拉)、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埃里克森)等。
这些考点涵盖了保教知识的主要方面,考生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复习,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