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类艺考内容主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具体考察内容如下:
一、笔试内容
文艺常识 考察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基础知识,包括经典作品、艺术家、艺术流派等。例如《蒙娜丽莎》的作者、《圆舞曲之父》是谁,中国最早电视台是哪个等。
影视作品分析
需对电影、纪录片、电视节目等进行分析,要求撰写评论性文章。考试形式可能为现场播放视频后写作,或提供影片名称直接作答。分析要点包括题材主题、结构、视听语言、艺术特色等。
故事写作
给定题目、关键词或材料,需编写完整故事。重点考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镜头感,要求结构完整、节奏鲜明。
方案策划
包括电视节目、活动、晚会等策划,需结合案例学习关键元素,如目标受众、预算、执行流程等。
分镜头写作/编导创意
部分院校要求根据文章或剧本撰写分镜头脚本,或进行创意构思。
其他科目
如议论文写作、新闻评论、散文写作等,但考察频率较低。
二、面试内容
自我介绍
1分钟左右的简短介绍,需突出个人优势、相关经历及报考动机。
回答考官提问
基础文艺常识、影视作品分析要点、故事结构等,需结合自我介绍进行回答。
即兴表演/命题讲故事
根据给定主题现场表演或编写故事,考察临场应变能力和叙事能力。
特长展示
如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部分院校为必考项目。
三、备考建议
文艺常识: 通过背诵经典知识点、做模拟试题巩固记忆。 影视作品分析
故事写作:练习不同体裁(如童话、新闻报道),注意语言简洁性和节奏感。
方案策划:参考优秀案例,学习“三要素模型”(目标/受众/策略)。
不同院校可能对侧重点略有差异,建议结合目标院校的考试大纲进行针对性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