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M考试分为两级,科目设置如下:
一级考试科目(4门)
风险管理基础 考察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工具(如GARP原则)及实际案例,强调组合管理理论。
定量分析
侧重概率论与统计学基础,涉及风险计量的量化工具(如VaR、GARCH模型),需掌握推导公式能力。
估值与风险模型
介绍固定收益证券、衍生品定价方法,重点记忆公式并理解原理,与二级课程有衔接。
金融市场与产品
覆盖期货、期权等衍生品,需掌握利率敏感性工具和风险管理策略,计算题较多。
二级考试科目(6门)
市场风险计量和管理
深入探讨VaR、压力测试等工具,要求结合实际场景应用。
信用风险计量和管理
重点在于信用评分模型、违约概率计算及信用衍生品应用。
操作风险与弹性
考察操作风险识别、量化及应急管理策略。
流动性与资金风险计量和管理
介绍流动性风险指标(如LTV、资金池管理)及压力情景分析。
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
覆盖投资组合优化、风险调整绩效评估等实务操作。
当期金融市场热点问题
侧重近年金融创新、监管政策等时效性内容。
补充说明
核心知识领域: 一级侧重基础工具与理论,二级强化实务应用。 备考建议
以上信息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确保涵盖最新考试大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