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试题骗局,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虚假大学诈骗
部分机构冒用正规高校名义招生,但未取得教育部认证。例如:
南京工商大学
南京科技学院
中国民航学院
上海工商学院
北京工商学院
中国科技管理学院
长江科技学院
山东邮电大学
北京国际医学院
中国电子科技学院
西安信息技术学院
二、"神押题"骗局
虚假宣传:
在网售"高考真题""绝密答案",声称"准确率极高""无风险",并索要"预付订金"。
典型案例:
2018年有诈骗分子以"考神""教育机构"名义,以每套300元价格出售真题,承诺提前获取。
三、"走后门"骗局
冒充高校领导或内部人员,谎称有"内部指标""自主招生名额",可降低分数线或调整专业,诱导缴费。
四、"黑客改分"骗局
利用考生和家长心理,散布"黑客操作改分"信息,要求转账验证。
五、其他相关骗局
作弊器材销售:
兜售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作弊器材,声称可规避安检或传递答案。
虚假查分网站:
通过伪基站发送虚假查分链接,诱导输入银行卡信息或支付费用。
伪造录取通知书:
冒充高校招生办寄送虚假通知书,骗取学费。
防骗建议
警惕信息来源:
官方渠道不发布真题答案,所有声称"内部资源"的信息需核实。
不轻信承诺:
高考录取严格遵循程序,不存在"补录""内部指标"等违规操作。
保护个人信息:
不向非官方机构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核实机构资质:
报考前查询高校官网或教育部认证平台,确认招生资格。
若遇疑似骗局,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教育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