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高考考试内容有哪些变化

59

新高考改革自2017年全面实施以来,主要在考试模式、科目设置、录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具体变化如下:

一、考试模式与科目设置

考试时间延长

传统高考为6月7-8日两天,新高考延长至6月7-9日三天(部分地区为4天),增加的1-2天用于选考科目考试。

科目组合模式

- "3+3"模式:

语数英3门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历史1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2门(共6选3)。

- "3+1+2"模式:语数英3门全国统一考试+1门首选科目(物理/历史)+2门再选科目(政治/地理/化学/生物)。

数学试卷统一

全国统一使用一张数学试卷,取消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的区分,难度提升且注重综合应用能力。

二、录取机制与评价体系

多元录取机制

高中阶段不再以文理科分科成绩作为唯一录取依据,而是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含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成绩、高校招生计划及综合素质评价。

学业水平考试

- 合格性考试:

高二、高三各组织1次,成绩作为高中毕业资格依据。

- 选考科目:高考后进行,成绩计入总成绩(每科100分,历史/物理按原始分,政史地/化生/生物按等级转换分)。

英语考试社会化

英语不再纳入高考,改为社会机构组织的等级考试,考生可多次参加,成绩按等级计入高考总成绩。

三、其他重要变化

命题权下放

除语文、数学、外语外,其他科目由各省自主命题,试卷难度和内容更具地方特色。

试卷难度与题型调整

- 语文:

作文和阅读理解题目难度提升,强调应用性和创新性。

- 数学:三角函数等传统内容减少,立体几何等综合性题目增加。

- 英语:题型设计更灵活,融入社会话题。

高校招生变革

部分高校自主招生将增加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例如生物专业可能增加生物科目考试。

四、对学生的影响

选科自主性增强:

打破文理分科限制,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科目组合。

综合能力要求提高:注重思维能力、数据分析、创新意识等,淡化单纯应试。

以上变化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和个性化发展,但也需要学生和家长及时调整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