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政策和搜索结果,需要参加体育高考考试的人群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体育特长生
定义与选拔标准 体育特长生是指具备显著体育特长并符合高校招生专业要求的学生。高校根据本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需求,从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中选拔。
报名条件
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且年龄不超过22周岁:
- 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或个人项目前三名;
- 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或近三年内在国家级/国际集体项目中获得前八名。
考试内容与要求
- 身体素质测试: 包括立定跳远、100米、原地掷铅球等3项,每项40分,满分120分; - 专项技术测试
- 文化课要求:需同时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及体育专业省统考。
二、普通高考生(部分地区强制要求)
体育纳入学业水平考试 多省已明确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合格考),作为高中毕业和同等学力认证的依据。因此,普通高考生通常需要参加体育测试,但具体项目与体育特长生不同。
考试内容差异
普通考生体育测试通常为50米跑、高跳、仰卧起坐等基础项目,侧重身体素质测试,而非专业技能。
三、其他相关说明
免考条件: 部分特殊群体(如残疾人、少数民族等)可申请体育免考,但需符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 录取流程
总结:体育高考主要针对有明确体育特长并希望进入体育专业高校的学生。普通高考生是否需要参加体育考试,取决于所在省份的政策规定,但普遍纳入学业水平考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