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歇后语主要包括谐音歇后语,以下是整理后的内容: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因为外甥打灯笼时需要照着舅妈,谐音“旧”与“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孔夫子是书圣,搬家时自然都是书籍,谐音“书”与“输”。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四月天气转暖,冰河开始解冻,谐音“动”与“冻”。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烧豆腐前需先放盐,谐音“盐”与“言”。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门缝狭小,声音只能传出名堂,谐音“名”与“鸣”。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梁山泊军师是吴用,谐音“无”与“吴”。
车到山前——必有路
行至山前必有道路可走,常用作鼓励语。
打破砂锅——问到底
砂锅破裂后要问个究竟,谐音“底”与“帝”。
虎落平阳——被犬欺
虎在平阳被犬类欺负,比喻强者失势。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画蛇时多画脚反而多余,谐音“足”与“足”。
补充说明
谐音歇后语利用同音或近音字的双关含义,如“飞机上挂暖瓶——精装茅台”(飞机谐音“高飞”,茅台谐音“飘香”)。- 学习时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例如“外甥打灯笼”在特定场景中可引申为“按老规矩办事”。以上内容综合自教材配套资料及语文教师整理的典型例句,建议结合课堂讲解进行记忆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