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祭奠母亲的诗词,可参考以下分类整理:
一、传统悼亡诗
1. 《思母》(宋代与恭):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2. 《别老母》(清代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 《母别子》(唐代白居易):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4. 《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二、现代祭奠诗
1. 《浣溪沙·忆母》(清代赵翼):慈母咳吐病床中,一日不起辞归阴。月余医治走匆匆,反哺乌鸦娘寿短
2. 《西江月·怀念母亲》(现代道客巴巴):秋风秋雨秋时,慈母病中哀叹。医药月余药无效,娘亲匆匆走
3. 《难酬亲恩》(现代佚名):慈母劬劳育儿孙,望子成龙报国恩。儿女渐知母恩谢,母却黄泉路上奔
三、经典引用改编
1. 《劝孝歌》(唐代韩愈):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2. 《燕诗示刘叟》(唐代白居易):梁上有双燕,衔泥两椽间。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四、其他相关诗词
《临行坐母空床前》(唐代孟郊):临行坐母空床前,抚像泣语泪涟涟。昔别蹒跚依依送,今无母牵去影单
《梦母》(现代佚名):夜深梦母披雪归,慈颜如昨忆三载。问母卧衾可御寒?时令瓜果已泛黄
注:部分诗词存在多个作者同名现象,如《浣溪沙·忆母》出现于清代赵翼和现代道客巴巴之手,实际为不同时期独立创作。建议阅读时结合具体背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