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丫丫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1到4年级所有和重阳节有关的古诗?

59

一、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以思乡之情为核心,通过登高、插茱萸等习俗展现重阳节文化)

二、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以细腻笔触描绘重阳登高赏菊的孤寂与美感)

三、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通过重复登高、赏菊的描写,表达对节日重复的感慨)

四、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以田园生活为背景,展现重阳与饮酒、赏菊的结合)

五、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通过齐山登高,抒发现代人对传统节日的豁达态度)

补充说明:

1. 《九月十日即事》虽未直接点明重阳,但重复登高、赏菊的意象与节日高度契合,适合低年级学生理解。

2. 《蜀中九日》等作品因篇幅较长,可结合注释简化教学,突出意境。

3. 建议配合重阳节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观察菊花、佩戴茱萸等习俗,增强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