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管理7S绩效评比方案及细则如下:
7S标准
整理:
区分必要与不必要物品,及时处理不必要的物品。
整顿:
对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和有序摆放。
清扫:
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亮丽。
清洁:
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制度化,管理公开化和透明化。
素养:
提高员工思想水准,增强团队意识,养成按时行事的良好工作习惯。
安全:
清除安全隐患,保证工作场所和产品质量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节约:
合理利用时间、空间、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方法及周期
检查时间:
每周六下午2:30分进行联合大检查,特殊情况另行通知,相关部门主管必须全程参加。
检查方法:
采用目视和照相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小组成员的集体意见。
评分标准:
制定相应表格,采用百分制,现场打分,低于80分为不合格。
检查周期:
公司总部各部门每周检查一次,各养殖场每月检查一次。
评比公布:
每周、每月评出7S管理先进部门和后进部门,次周一、二公布于宣传栏,并分别以红星和黑星标注。
奖罚方式
标识:
在宣传栏空出一单元,标题为“7S管理通报栏”。
奖励:
对当周被评为先进的部门标识为红星。
惩罚:
对当周被评为后进的部门标识为黑星。
改进意见:
对相关部门当周出现的7S相关缺失点,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并安排人员针对性的及时核查,并将改善前后图片进行对比公告于宣传栏。
其他细则
考评范围:
制造部各车间内每个班组所属区域,原则上划分完成后应包括了整个车间。
考评方法:
由推行组长带领推行小组成员对各车间班组进行考核,采用见问题点先记录描述,然后再查对应标准表上的等级分值并填入班组考评表内。
汇总评分与奖惩规定:
根据各班组所属区域面积、人员数量、物品与设备的整理、整顿难度情况等因素设定班组评分加权系数,统计处根据考评小组交上来的班组考评表计算出每个班组的实际得分,并将分值计入考核成绩汇总表,以便得出各班组每月的考核成绩。
持续改进:
坚持PDCA循环,通过滚动检查,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
建议
定期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7S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执行力。
持续改进: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比,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7S管理的持续有效实施。
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7S管理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