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主要事迹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替兄解难,花钱消灾
严监生的哥哥严贡生因欺诈被告卷入官司后逃亡,差人追至严监生家中索债。严监生虽胆小怕事,但为避免家族蒙羞,主动承担起责任。他花费十几两银子打点衙役、差人,并请来两位舅爷商议对策,最终通过贿赂和拖延战术为哥哥了结官司。
二、妻子生病,精打细算
严监生之妻王氏病重时,他虽家财丰厚却极为吝啬。为购买昂贵人参等药材,他反复权衡利弊,最终还是选择购买。在妻子养病期间,他严格控制开支,甚至将猪肉换成四钱钱的小肉哄骗儿子。
三、操办丧事,吝啬依旧
王氏去世后,严监生负责操办丧事。他本想节省开支,但受到礼俗和亲友压力的影响,仍花费四五千两银子请僧人、办丧葬。出殡时,他甚至坚持选用便宜棺木,并在香油钱上讨价还价。
四、临终执念,性格典型
严监生临终前因灯芯问题拒食而亡,成为文学经典情节。他病重时仍惦记田里收稻,家中米烂粮仓却无人处理,甚至因两茎灯草的执念而拒绝咽气,生动展现了其吝啬与固执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
严监生虽以吝啬著称,但实则兼具懦弱与善良。他对家族责任的承担、对妻儿的隐忍,以及临终前的悲怆,使其成为一个复杂而多维的人物。与《红楼梦》中的贾府等富家子弟相比,他的财富更多用于自保而非挥霍,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