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军事人才的重要制度,其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长垛:
测试考生远距离徒步射箭的技能。箭靶子用帛或皮革制成,上画同心圆三重,分别为“中院”、“次院”、“外院”。射中“中院”为上等,射中“次院”为次上,射中“外院”为次等。
马射:
也称为“骑射”,测试考生在马上射箭的技能。应射者于马上持七斗力的弓,驰马弓射,全部射中为上,或中或不全中为次上,全都不中为次。
马枪:
测试考生在马上使用长枪的技能。具体为:断木为人,戴方版于顶上,凡四偶人,互列埒上。驰马入埒,运枪左右,触必版落,而人不踣。枪长一丈八尺,径一寸五分,重八斤。刺中三版或四版为上,二版为次上,一版及不中为次。
步射:
测试考生步行射箭的技能。中者为上,虽中而不法者为次上,虽法而不中者为次。
筒射:
使用特殊长箭进行射箭,箭长才尺余,剖筒之半,长与常弓所用箭等,留二、三寸不剖。箭筒旁为一窍,穿小绳系于腕,彀弓即发,豁筒向手,皆激矢射敌,中者洞贯。
翘关:
一种举重力课试方法,要求手持门关之一端举之。关长一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
穿劄:
以弓射铠甲,穿透甲片测试弓力。
举重:
包括翘关(举重)和负重(背负一定重量的物品行走一定距离)等项目,测试考生的力量。
才貌:
考察考生的身高、体型以及应对提问时的表现,要求身材高大、相貌威武、应答如流。
言语:
在面试中考察考生的应对能力,要求应对详明并有神采。
兵书战策:
部分时期,考生还需考核军事策略知识,如《孙子兵法》《六韬》《吴子》等经典兵书的内容。
这些考试项目旨在全面评估考生的身体能力、技艺和军事素养,通过这些考核,选拔出优秀的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