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实验技能类
仪器使用
- 托盘天平、量筒、滴管、胶皮管、酒精灯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量筒不用于稀释或加热,滴管需配套使用后及时清洗。
基本操作
- 药品取用(固体取用、液体量取)、过滤、蒸发、蒸馏等操作规范。
- 气体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向下排空气法)及验满方法。
二、气体相关实验
氧气制取
- 实验原理:分解氢氧化物或碳酸盐制氧(如高锰酸钾、氯酸钾)。
- 关键步骤: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定→点→收→离→熄灭酒精灯。
氢气与二氧化碳制取
- 氢气:锌与稀硫酸反应。
- 二氧化碳:大理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气体性质检验
- 氧气:助燃性(带火星木条复燃)、氧化性(与金属反应)。
- 二氧化碳:灭火性、酸性(与碱反应)。
三、溶液相关实验
酸碱中和反应
- 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通过滴定实验验证酸碱完全反应。
- 常见酸碱(如稀盐酸、氢氧化钠)的性质及中和现象。
溶液配制
- 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及配制步骤(溶质→溶剂→溶解→冷却→转移→定容→摇匀)。
四、物质分离与提纯
过滤操作
- 仪器选择(漏斗、滤纸、玻璃棒)及注意事项。
- 实验步骤:一贴(滤纸)、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三靠(漏斗底部、漏斗壁、烧杯口)。
粗盐提纯
-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三步完成。
五、综合应用类
金属活动性探究
- 通过置换反应(如锌与硫酸铜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质量守恒定律验证
- 通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实验验证定律。
六、实验安全与规范
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中佩戴防护用品(如护目镜)。
烧灼固体时使用坩埚钳,加热液体时使用试管夹。
以上实验内容覆盖了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建议结合教材和实验视频进行系统复习,并通过模拟实验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