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内容主要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具体如下:
一、理论考试(笔试)
中医基础理论 包含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的核心内容,涉及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主要掌握望、闻、问、切四诊方法,以及辨证论治的基本思路和临床应用。
中药学
覆盖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禁忌及应用原则,需掌握常用中药品种及方剂组成。
方剂学
研究方剂的配伍原则、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需熟练记忆常用方剂及加减变化。
中医内科学
涵盖内科常见病(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外科学
介绍外科疾病(如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的诊疗方法。
中医妇科学/儿科学
分别针对妇科、儿科疾病的特殊性进行诊疗规范学习。
针灸学
包括经络穴位定位、针刺手法、灸法操作及针灸治疗常见病症的方案。
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
如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传染病学等,用于评估西医知识与临床技能。
二、技能考试(实践操作)
中医基础操作
- 体格检查(内科基本体格检查);
- 中医基本操作(如脉诊、舌诊)。
中医临床技能
- 病史采集与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
- 中医治疗(针灸、推拿、拔罐)及护理技术。
西医技能
- 无菌操作原则;
- 西医临床基本操作(如心电图、体格检查)。
三、考试形式与要求
题型: 医学综合笔试采用A1至A4五种题型,包含病例分析、方剂配伍等综合性问题; 分值
通过标准:需达到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部分地区实行二试。
建议考生系统学习教材,并通过模拟考试熟悉题型与流程,重点掌握中医基础与临床技能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