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的官方文件,自2013年以来,我国共取消了149项职业资格考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取消的背景与范围
政策背景 国务院通过多轮常务会议决定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旨在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就业创业门槛,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取消规模
截至2024年,共取消职业资格149项,其中:
-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149项(含金融理财师、职业经理人、注册税务师等) -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
二、具体取消的职业资格
(一)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149项)
2014年取消的 - 质量专业技术人员
- 矿产储量评估师
- 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
- 注册税务师(含11项职业资格许可)
2015年取消的
- 网络广告经纪人
- 注册电子贸易师
- 全国外贸业务员
2019年取消的
- 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含在社会化等级认定范围内)
2022年新增取消的
- 价格鉴证师
-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其他领域
- 金融理财师
- 中国职业经理人
- 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资格
- 拍卖行业从业人员资格
- 理货人员从业资格
(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76项)
建设类:工程测量员、工程质量检测员、合同员等14项
其他领域: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棉花质量检验师、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等
三、改革方向与影响
市场化改革
取消部分职业资格后,相关领域逐步转向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由市场主导技能评价。
就业影响
对应届毕业生而言,部分职业资格取消可能增加就业竞争压力,但改革也释放了创业创新活力。
政策依据
所有取消事项均依据国务院相关决定,目录外不得开展职业资格许可。
四、建议与注意事项
关注官方目录: 以人社部发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为准,目录外职业资格将不再认可。 转型建议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的官方文件,涵盖时间范围较广,具体职业资格调整以最新官方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