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考试课程体系涵盖7大类学科,共40门课程,具体分类及热门科目如下:
一、学科分类与课程设置
艺术类 - 艺术史、音乐理论、二维/三维设计、绘画等。
英语类
- 英语语言与写作、英语文学与写作、美国历史、世界历史等。
人文社科类
- 比较政府与政治、欧洲历史、美国政府和政治、心理学、宏观/微观经济学等。
自然科学类
- 物理(力学/电磁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类
- 微积分AB/BC、统计学、计算机科学A、计算机科学原理等。
世界语言与文学类
- 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中国语言与文化等。
顶点项目类
- 需跨学科完成,如环境科学项目、心理学研究等。
二、国内课程设置与选课建议
常规课程: 国内高中通常开设15门左右AP课程,学生多选5门左右,常见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微积分AB/BC、统计学等。 学科难度与分率
理科类(如物理C、微积分BC)难度较高,但5分率相对较高;
经济学、心理学等科目对零基础友好,5分率也较高。
组合推荐:
文科方向:AP美国历史+AP宏观/微观经济+AP英语语言与写作;
理科方向:AP微积分AB/BC+AP物理1/2+AP化学;
工科方向:AP微积分AB/BC+AP物理C+AP计算机科学A。
三、考试时间与形式
考试时间:每年5月举行,2025年新增AP非裔美国人研究等6门科目;
考试形式:
完全机考:16门科目(如AP计算机科学原理、AP英语文学与写作);
混合机考:12门科目(如AP微积分AB、AP物理C)。
以上信息综合了2025年最新考纲及多年教学经验,建议考生根据兴趣和未来规划选择科目,并结合自身基础制定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