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后,主要的考试科目包括以下几类:
必考科目
语文:所有考生必须参加,满分150分。
数学:所有考生必须参加,满分150分。
外语:所有考生必须参加,满分150分(含听力测试)。外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而是作为社会考试存在,学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成绩分等级,不同学校对英语等级有不同要求。
选考科目
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简称“六选三”):考生从这六科中选取2-3门进行考试,选考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首选科目: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适用于“3+1+2”模式)。
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适用于“3+1+2”模式)。
学业水平考试
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
选考科目考试:在高考结束之后进行,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综合素质考试
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建议
了解政策细节:不同省份的高考改革细节可能有所不同,考生和家长应详细了解所在省份的具体政策,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形式、计分方式等。
提前规划:由于选考科目和学业水平考试的时间安排,考生应提前规划,确保在高考前完成所有必要的考试和准备工作。
注重综合素质:除了考试成绩外,高校在录取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考生应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