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技能考试根据考试类别和级别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临床类实践技能考试(医师资格考试)
考试内容 - 第一考站:
临床思维能力(心肺听诊、影像学诊断、心电图诊断、医德医风、病史采集、病例分析)
- 第二考站:体格检查(含直肠指检、乳房检查等)
- 第三考站:基本操作技能(如换药、穿刺、导尿等)
考试方式 - 计算机作答+纸笔作答(临床思维能力)
- 面试模式(体格检查、基本操作)
分值分布
- 总分100分,其中临床思维能力60分,体格检查20分,基本操作20分
二、口腔类实践技能考试(医师资格考试)
考试内容
- 第一考站: 口腔检查(洗手、戴手套、黏膜消毒、一般检查、特殊检查) - 第二考站
- 第三考站: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
考试方式 - 面试模式,考官现场评分
三、公共卫生类实践技能考试
考试内容
- 职业素养(医德医风、沟通能力)
- 疾病预防与控制(如传染病防治、环境卫生监测)
- 基本操作技能(如消毒隔离、标本采集)
考试方式
- 论述+操作(部分考试内容)
四、其他类别(如中医类)
中医类:
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识别、针灸操作等,考试形式为现场操作或口试。
总结
不同类别的实践技能考试侧重不同领域,临床类和口腔类以操作技能为主,公共卫生类侧重应用能力。考生需根据具体考试要求进行备考,建议结合模拟训练和教材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