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设置因地区政策、课程标准及考试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全国统一科目(10门)
语文 (含传统文化)数学
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等)
思想政治
历史(含必修课程模块)
地理(含必修课程模块)
物理(含必修模块及选修模块)
化学(含必修模块及选修模块)
生物(含必修模块及选修模块)
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二、地方特色科目(3-4门)
艺术类/体育类: 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可放弃普通类专业报考时选择7门必修科目) 少数民族语文
通用技术:部分省份将其纳入考试范围
三、考试类型说明
合格性考试:
覆盖所有13门科目,用于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基本学业要求
选择性考试:
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选择3门,计入高校招生总成绩
四、学科要求
物理、化学、生物:需完成必修6学分+1选修学分
历史、地理:完成必修3学分+1选修学分
政治:完成必修2学分+1选修学分
五、其他说明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若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放弃实验操作考试
具体分值体系因地区而异,例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为710分(含综合实践30分)
以上信息综合了全国及部分省份的考试方案,具体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最新文件为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