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保密规范要求主要涉及人员管理、物理安全和流程控制等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一、人员管理要求
保密人员资质
- 必须是政治素质高、无直系亲属参加当次考试的在编人员,且身体健康。
- 需通过保密审查,具备良好的保密观念和职业操守。
行为规范
- 严格禁止在保密室会客、吸烟、饮酒、文娱活动或使用通讯工具。
- 未经批准,不得开启试卷密封包装或转交钥匙、密码。
- 拒绝代领试卷和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
二、物理安全要求
保密室建设
- 房间需为钢混或砖混结构,配备防盗、防火、防潮、防鼠设施,安装铁门、铁窗、指纹识别系统等。
- 设备端口需封堵,禁止违规外联,使用双锁或密码锁管理重要设备。
日常管理
- 严格门禁制度,外来人员需登记并接受检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视频回看和记录保存,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三、流程控制要求
分级管理
- 严格遵循“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原则,明确命题、印制、保管、分发等环节的责任主体。
- 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实行全过程保密管理。
关键环节管理
- 试卷印制需在专用场地进行,人员需接受保密培训,实行审批、登记、签收制度。
- 传输和存储试卷需加密处理,使用专用车辆和存储设备,确保可追溯性。
四、其他要求
应急管理
- 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演练,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快速响应。
-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并保持通道畅通。
监督与责任
- 设立保密监督岗位,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落实“谁经手、谁签字、谁负责”原则。
- 定期对保密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堵塞风险漏洞。
以上要求需结合具体考试类型(如国家统一考试、高校考试等)调整,确保覆盖所有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