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考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试分值不同
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选一在物理或历史中选一门分值为100分,选二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两门,每门分值100分,总分750分。
考试试卷不同
原高考是文理不同卷;新高考方案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不分文理。
选科组合更多
选科组合更多,有利于高复考生扬长避短,选择优势科目。在降低语文、数学计分份额的同时,实现取长补短、提升总分。
取消文理分科
实行“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中选三科进行考试,按照比例折算等级,取消文理科综合考试。
多次考试
将原来的一次性高考改为多次考试,分为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成绩三个部分。
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实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
外语考试改革
外语考试有两次机会,选择较高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选科赋分
选考科目成绩按照比例折算等级,取消文理科综合考试。
公平性
改进招生分配制度,保障入学公平,关注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实施定向招生计划。
科学性
采用多元评价的录取方式,改变了以前的“一考定终生”。
自主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科目,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技术融入教育
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如全息教室等技术的应用。
命题趋势
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注重情景化试题设计,增强开放性、灵活性、应用性、创新性。
考试时间变化
由于考试科目增多,分类考试的类别也增多,考试时间由每年的6月7-8号2天变为了6月7-9号3天。
这些特点旨在更科学、公平、自主地进行人才培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