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目的难度等级一般分为 三个等级,具体如下:
简单题:
难度系数在0.7以上,占整个试卷的30%左右。这类题目主要测试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答对率较高。
中等难度题:
难度系数在0.3到0.7之间,占整个试卷的50%左右。这类题目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答对率居中。
难题:
难度系数在0.3以下,占整个试卷的20%左右。这类题目测试考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答对率较低。
此外,有观点认为高考难度还可以从绝对难度和相对难度两个角度进行划分:
绝对难度:
与考生对象无关,即抛开具体的考生,试题具备的实际的、真实的难度。通常说的“这道题比较容易”,很大程度上是指试题的绝对难度。
相对难度:
是指对一考生群体计算出来的难度,通常用“得分率”或“通过率”来表示。相对难度也叫统计难度,依赖具体的考生群体。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难度,就是统计难度,即考生的得分率。
综合来看,高考题目的难度等级主要是从简单、中等和困难三个角度进行划分,同时也可以从绝对难度和相对难度两个角度进行理解。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的高考难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难度分布趋势是相似的。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