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要博读更要精读”有关的诗句如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如欲求古今兴之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刘向《说苑·贵德》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一书,增一智。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知识是智慧的火炬。造烛求明,读书求理。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汪洙诗中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千秋业,一卷诗书即一脉江山。读书使人明理,洞察世事变迁,犹如日月星辰照亮人生之路;读书启人心智,锤炼品格意志,犹似金石琢磨成器,造就卓越之人。
这些诗句不仅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还指出了博读与精读的关系。苏轼强调了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深入细致地研读每本书,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达到“八面受敌”的境界。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表明,只有大量阅读,才能使人在写作时得心应手。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则进一步强调了实践与读书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知识。